真正的“大师”只在人们心中

季羡林的辞世是近期的热门话题,一个国学大师, 本应该是深闺中的,jixl怎么会有如此的新闻效应,着实让人不解。看到唐师曾的一篇文章“季老不是我们想的‘大师’”,不得不对季老肃然起敬。以下唐师曾对季老的两段描写深深的震动了我:

朗润园13号楼东头一层单元房里的季羡林先生不是大师、不是教授、不是专家学者……就是那么一个千篇一律的普通知识分子,穿蓝中山装,别英雄钢笔,除了手上的欧米伽没什么特殊。白天出门上班,晚上推自行车进楼。

80年代初,《XX文摘》在东单附近开研讨会,一个社科院的先生站起来发言,说我是研究员,是高级知识分子,你们这本杂志好,是我们高级知识分子的刊物,我妻子是护士,就读不了这样高品位的杂志……轮到一个穿蓝中山装的老者站起来,谦逊地说,“我是北大的教员,我叫季羡林”……诺大的会场顿时哑然。

要知道,季老这种地位的人,上下班还推自行车,还保持着普通知识分子的温和、勤俭、谦让作风与现在社会是多么大的反差啊。看过季老简历的人都应该知道80年代初期,季老不仅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(现在叫院士了),除了学术上的造诣还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这样的社会职务,还自称“我是北大教员,~”。

教授都不自称,与晚年的三辞(一辞国学大师、二辞学术泰斗、三辞国宝)前后呼应,大师对头衔和名誉就是这样的淡然,发言这样的“不卑不亢”。

反观,当今社会流行的名片,公司最普通业务员都会印上“客户经理”,学校里的教员一定会印上“教授”“博士”“高级工程师”等职务或者学位,有行政职位的校长院长助理肯定是要印上名片的,如果还有其他社会团体,学术团体等的理事等虚衔也绝不放过。

这样的现象很普遍,根本上的原因是,现在人太唯名了:名头不够,出门办事人家对你不理不睬;不报上震撼的名头,说话分量轻。这说到底还是自信心不足,真正做到据理力争、不卑不亢是多么难得啊。

真大师从来都不是自称的,他的名字就代表了一切。比如季羡林三个字就代表了“教授、博士、院士、大师、泰斗”等所有的含义,你不知道是你的孤陋寡闻,是你应该汗颜!

3 comments on “真正的“大师”只在人们心中

  1. 妖狐闪现 07/15/2009 20:41

    季先生与和他同时代的大师们一样,高风亮节,才高八斗。
    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。

    • 菜牛 07/15/2009 23:30

      妖狐挺有文采啊。
      适合作悼词,呵呵。

  2. killfox 07/16/2009 19:24

    不用这么多的头衔,一个人足矣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You may use these HTML tags and attributes: <a href="" title=""> <abbr title=""> <acronym title=""> <b> <blockquote cite=""> <cite> <code> <del datetime=""> <em> <i> <q cite=""> <s> <strike> <strong>

Captcha Code